龈下刮治!!!怕~ 发表时间:2019-12-14 08:41:53
很多人非常关注口腔健康,每年都会定期洁牙,可是偶尔还是会刷牙出血,因此很是苦恼。
来医院检查后,医生又告诉他,除了洗牙还要再做「龈下刮治」。
“龈下刮治!!!啧啧,一听名字就很可怕……”
确实,一个科室总有几个一听起来就很吓人的词,比起其他科室通过视觉上的冲击,口腔科则更倾向于感官上的刺激。比如种植牙、根管治疗、龈下刮治等,一听起来就很疼。
前期,小爱已经陆续科普了种植牙、根管治疗,今天就再来说说,啥是龈下刮治。
龈下刮治到底是啥?
龈下刮治是牙周基础治疗的一部分。一般来说,牙周基础治疗包括菌斑控制、洁治术和龈下刮治术。
其中菌斑控制、洁治术分别为日常的刷牙、洁牙,龈下刮治术则是用比较精细的器械把牙周袋内牙根上的牙石刮除。
看到这里很多小伙伴会有疑问,牙周袋是啥
牙周袋,我们可以理解为是一个藏污纳垢的「病理性空腔」。健康人的牙龈是「紧贴」在牙齿表面的,当我们用牙周探针进行检查时,器械是无法深入的(通常深度小于3 mm)。
但由于牙结石总是堆积在牙齿和牙龈交界处,时间久了牙结石就会长到牙龈下方的牙根面上。细菌就会刺激牙龈和牙根周围的骨头发炎,导致牙龈与牙面不再紧贴而是松散地剥离开来,形成一个间隙,间隙越深,则代表炎症越严重。我们把这个间隙就称为牙周袋。
▲右边的牙龈红肿、且和牙面分离,形成比较深(超过3mm)的牙周袋,而对应的左边则是正常的牙龈。
「洁牙」和龈下刮治都是清洁牙面上的牙结石和菌斑,只是清洁的范围和程度不一样。
洁牙主要清洁牙龈上方的牙结石、菌斑,是一种表层清洁。而龈下刮治主要是牙龈下方牙根面上的牙石、菌斑清理,是一种深层清洁。
哪些情况需要刮呢?
是否需要龈下刮治要经过医生的专业检查。一般这些情况就提示你可能需要到院检查,考虑龈下刮治了。
◆牙周病
牙周病是龈下刮治的主要适应症。其主要是指发生在牙支持组织的疾病。包括,牙龈出血、牙龈红肿、牙龈溢脓、牙龈退缩、牙齿松动等。
除此之外,一些其他牙周炎伴发病变也需要做牙龈刮治。
◆刮治是怎么刮的?会不会疼?
较重要的问题来了,龈下刮治疼吗?很多人一想到这个词,自动脑补:会不会把牙龈掀开……,又或者直接把一个小铁钩伸进去刮牙根(脑补学生时代,值日生指甲刮到黑板的感觉)……
对于有这些恐惧的小伙伴,小爱在这里科普一下。龈下刮治前医生会提前对每颗牙齿的牙周袋深度进行测量。刮治过程中,会有一整套刮治器械,来适应不同位置的深牙周袋。
医生在刮治过程中,将器械伸入牙周袋内,清除牙面上的牙结石和菌斑。
在刮治时稍微有些不舒服,大多数人均在可承受范围内。对于牙龈炎症严重、害怕疼痛的病人可以根据需要打麻药再治疗。
通常情况下,医生需要根据炎症严重程度安排次数(2~4次)。如果一次性做完,患者张口时间太长,可能会出现关节不适。
◆刮完牙之后有哪些注意事项!
龈下刮治虽然看上去恐怖,其实大部分患者治疗结束后并没有不适。有些患者牙齿会有点冷热敏感,不过这些问题都是暂时的,通常会自行缓解。
龈下刮治后期重在护理,清理牙菌斑、结石虽然可以让牙周病症状消退,但骨质的破坏很难逆转。
所以,在做龈下刮治后,除了自己做好后期清洁护理外,定期到院做口腔检查也是很有必要的!